舉例說明配重方法。在下圖中,工作轉速時分別獲得的初始振幅為76.2微米和滯后角為240度。選擇以逆旋轉方向增加角度值的極坐標系,并畫上第一個初始矢量。本例中,由于旋轉方向是逆時針的,因此選擇一個順時針方向的坐標系,并畫上第一個O矢量(原始的)。
接著,加上一個適配重。其重量應足以改變原狀,但不要太大,以免萬一配重放錯了位置而導致機器損壞。推薦的試重量為:這個重量在試驗轉速下將施加一個力,其值等于單個軸承所承受的靜止轉子所受重力的5%~10%
試配重量應放在下列校正位置上:對工作在第一臨界轉速以下的轉子,試驗配重放在高點對面;對工作在第一臨界速度和第二臨界速度之間的轉子,試驗配重放在高點上。設轉子工作速度在第一和第二臨界速度之間,因此在240度的高點處加上重量。
到達要求速度時,記錄帶有配重時的振幅和相位,分別為38.1微米和10度,在圖上畫出T矢量。由于平衡的目的是施加一個與原來不平衡數量相等、方向相反的配重,使試驗配重的反作用力和原來的矢量相等并相反。畫出如圖所示的從O到T的矢量。這矢量表示從T矢量中分離出來的試驗配重的作用力,然后用相似三角形法則或平移法則把OT矢量移到中心,便得出試驗配重是在離開校正位置的大約17度處,其重可由原始矢量長度對OT矢量長度之比率來決定。
作最后調整,將試驗配重乘以比率O/OT=3/4.2,以此減少試驗配重,并將它轉動17度,便獲得最終的平衡校正。在施加永久性配重前,應用上述校正過的試配重進行第三次驗證性運轉。這是為了保證振動不是由其它因素如徑向跳動或不同軸度引起的。在這兩種情況下,靠移動配重都不可能減少振動,因為只有不平衡才能夠用變化配重來校正。
用渦流傳感器測量軸振時不存在時間延遲,但是采用慣性測振儀則有時間的延遲,這類系統的滯后角使得實際高點和測量高點相偏離。因此在測量之前,應了解這類系統的滯后角。要注意兩類滯后角:一類是監測系統的滯后角,一類是機械系統阻尼形成的滯后角。配重就是解決好配重量和配重角,要準確確定配重角,應妥善處理上述兩類滯后角。
上一篇:更換機封的步驟及檢修誤區
下一篇:離心泵的22個基礎知識